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曲阜,儒家摇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

中国有两大碑林,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曲阜。是的,就是这个有着"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美誉的山东曲阜。

作为山东省西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曲阜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东汉应劭曾解释,“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意思是在古鲁城中有阜,弯弯曲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曲阜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五千年前轩辕黄帝诞生于此;四千多年前有凤来仪,少昊定都;三千年前周公封于少昊之墟,周礼尽在鲁;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广纳三千弟子,从始祖文化到夏商文化,从鲁国文化到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为曲阜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曲阜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而闻名于世的,只因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此。孔子在曲阜广纳三千弟子,传道授业,为人师表,孜孜不倦,奠定了曲阜是儒家思想起源地的基础。

曲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议有生之年一定要到孔子故里走走看看,亲自触摸一下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发源地的历史厚度,实地感受孔子及其思想对这片土地划时空的浸润和影响。

曲阜有着十分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既有以“三孔”、“四孟”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又有“尼山圣境”等新建经典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了孔庙拜圣、孔林访圣、尼山朝圣的有机文化空间,很好地诠释和传承了“周礼尽在鲁”、“彬彬有礼”的儒学文化。

沿着芳草萋萋的护城河和巍峨高大的古城墙慢慢步行,走进古城里面慢慢探寻,你才能更好的去读懂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曲阜明故城旅游区即孔庙、孔府、孔林,是我国历代纪念孔子的圣地,统称“三孔”,是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和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吉林文庙并称为“四大文庙”。孔庙的主殿大成殿与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共称为“东方三大殿”。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尊贵地位。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城,皇帝们争相打卡的至圣庙,儒家思想的载体,更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艺术殿堂。

在进入孔庙前,最先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万仞宫墙,进入孔庙后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门,这些门都是由古代各位帝王建造而成,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之意。

走过圣时门,两旁栽满柏树的小径直通璧水桥,这里的柏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象征着孔子思想永垂不朽。走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几座庙宇,就来到了十三碑亭。

十三碑亭内存有唐、宋、金、元、清代碑刻50余块,多为历代皇帝为孔子追谥加封的昭告,拜庙祭祀的祭文和修建孔庙的记事碑。

接着来到了大成门,门匾和对联为雍正题写。过了大成门就会看到一棵古树。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倚过这棵树,后来树干就长成龙的样子,树梢就长成了凤尾的样子,因此取名为“龙凤呈祥”。

接着就会到杏坛,这里就是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

过了杏坛就来到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之一的大成殿,孔庙的主体建筑,重檐九脊,擎檐石柱二十八根,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每年9月28日孔子生日这天会举行祭祀活动。“大成殿”牌匾为清雍正帝手书,殿内“万世师表”匾额为清康熙帝手书。

再过去是鲁壁,原为孔子故居的墙壁,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曾藏书于墙内。

从孔庙的侧门出来,穿过一条满是小商贩的街道,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走近大门处,门口贴着的是纪晓岚写的一幅对联,上面的富字特意少写了一点,寓意“富”无边。

游览至竖匾“圣人之门”为孔府的二门,可以看到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重光门,这是孔府的仪门,明世宗御赐“恩赐重光”匾额。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会打开。

进入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即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大堂正中悬挂着一个“统摄宗姓”匾,上刻顺治皇帝的谕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

走入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光绪年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慈禧赏赐给予的。走出办公区后,便是孔府内宅,是女眷们深藏的一方天地。前上房内的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室内放有乾隆皇帝赏赐之物和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

走出内宅,是孔府花园。还有水中石岛、乘凉的花厅、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

走出孔府去往后作街,再行至内城北门外一座石牌坊写着“万古长春”处。

继续向北走,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孔林神道。

穿过圣林门和洙水桥,有一条通往孔子墓的走廊。

走过走廊便是埋葬孔子和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的孔家子子孙孙,还有像孔尚任这样的名人的墓地,这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久、最完整的家族墓群和人工园林,是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所居统治地位的产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孔林,又称至圣林,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墓葬制度的沿革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重视诗礼之教,更是将诗礼之教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注重道德的养成,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对自己的子孙族人都是严于律己。

因此,孔氏家族能人辈出。孔氏家族在多年的发展史上出过不少人才,如《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汉末著名文学家孔宙;因“孔融让梨”故事而家喻户晓的孔融;大书法家孔继涑等等。

来曲阜感受圣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儒家的经典理论;学习如何“温故而知新”。

在这里,我们可以研习《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感悟孔子的智慧与品德,深刻体会到儒家文化和孔子世代相的文化理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yy/1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