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本期我们请来徐欢医生和大家一起聊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听起来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名字,但松江老百姓有个说法就能让你马上有懂的感觉,他们俗称“老咳嗽或老呛”,这也是我们医生经常能从当地老百姓口里听到的毛病,基本就从慢阻肺来考虑诊断了。可是诊断一个疾病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对于一个老百姓身边发病率不低的这样一种疾病,我们还是遵循一贯的看病原则,了解它然后治疗及预防它。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疾病的概念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状态,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气流受限,常常进行性加重。虽然COPD影响肺,但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要点——气道受阻不完全可逆,可以这么来理解,气道受阻了能不能恢复,这个疾病的定义是不完全可逆,举个例子如杯子打碎了,或许通过一些办法可以修复,但是已经不能复原,这就是不完全可逆的意思,严重的话肺的通气功能是不可能恢复的,也就是不可逆的。看图比较直观,左图中“喉”以上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等称为下呼吸道,COPD就是气管和支气管所发生疾病。右图为肺的一个直观的图示。近年来,COPD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两个特点,一般看到字面意思就让人有点怕怕的,可是根据目前的情况预计至年,该疾病将从年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六位上升到年的第三位,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从此数据来看,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更确切的理解这个疾病呢?医学上,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认识COPD,需要来了解两个概念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它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临床上诊断标准简述就是“两年三个月”。肺气肿:通俗的讲就是肺肿起来了,从胸片和肉眼外观上都是可以看出来的。病理学上指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破坏”是指呼吸性气室扩大且形态缺乏均匀一致,肺泡及其组成部分的正常形态被破坏和丧失。COPD由哪些因素产生的?个体因素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的重度缺乏与非吸烟者的肺气肿形成有关。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发展成COPD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与吸烟等因素相关。肺的生长发育:肺脏的发育情况与个体的出生体重及儿童时期生活环境有关。环境因素1.大气污染化学气体: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烟雾,对支气管粘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粉尘:二氧化硅、煤尘、棉屑等刺激支气管粘膜,使肺纤维组织增生和清除功能遭受损害。2.吸烟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使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3.感染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COPD急性发作的病原菌。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4.过敏因素细菌致敏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其它因素气候变化:寒冷空气能引起粘液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大多数患者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现象,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增强。营养:维生素C缺乏,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维生素A缺乏,可使支气管粘膜的柱状上皮细胞及粘膜的修复机能减弱,溶菌酶活力降低。这些致病因素,如遗传、生长发育、吸烟、感染、过敏等等已经耳熟能详了,这里针对气道高反应和大气污染中PM2.5做些解释。比如气道高反应,是指气道受到一定的刺激的时候出现缩窄的现象。还有一个之前各种媒体及老百姓都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zd/5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