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肾着汤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5.html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甘姜苓术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着汤。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温脾胜湿。

1.带下

初诊:年10月30日。项某,33岁,带下量多如水,色微黄,反复发作5个月。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正常,5天净,经期无不适,纳佳,二便正常,性冷淡。生育史:1-0-0-1。末次月经10月11日来潮。舌偏红,苔薄腻,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

治法:温补脾肾,清热燥湿。

方剂:甘姜苓术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甘草6g炒白术12g干姜5g茯苓10g薏苡仁30g淡附片6g败酱草15g白芷10g防风10g半夏10g,5剂。

二诊:年11月6日。带下减少,质转稠,色白,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三诊:年11月15日。带下已除,月经11月12日来潮,经量正常,有血块,今未净,舌脉如上。

治法:温补脾肾,清热燥湿。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肾气丸。

薏苡仁30g淡附片6g败酱草15g淡附片3g桂枝3g熟地12g山茱萸10g淮山药15g茯苓12g泽泻10g丹皮10g,7剂。

四诊:年11月24日。带下未再增多。

2.妊娠恶阻

初诊:年10月21日。厉某,25岁,妊娠45天,恶心2天,多涎,泛酸,小腹隐痛,二便正常。舌稍红,苔薄腻,脉细。

治法:温胃和中降逆。

方剂:桂枝汤加味。

桂枝6g炒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6个半夏10g陈皮10g煅瓦楞子30g,4剂。

二诊:年10月25日。症状未减轻,舌脉如上。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剂:甘姜苓术汤加味。

炙甘草6g干姜6g茯苓10g炒白术10g半夏12g陈皮10g煅瓦楞子30g,3剂。

三诊:年11月7日。恶心减轻,口水不多,泛酸消失,纳欠。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中药守上方去煅瓦楞子,加炒谷芽、炒麦芽各10g,4剂。

药后恶阻消失。

3.妊娠身冷

参见“桂枝汤”条第2案。

4.排卵期后腰部寒冷

初诊:年12月10日。陈某,27岁,因自然流产之后未避孕未孕11个月于12月1日开始就诊,月经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轻度炎症、慢性盆腔炎。经过中药治疗,12月8日子宫内膜厚度8mm,左侧卵泡26mm×20mm,给予中药排卵汤剂口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肌内注射以及针刺促排卵,今日B超监测提示已经排卵,但觉腰部寒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脾胜湿,和血清热。

方剂:甘姜苓术汤合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甘草6g干姜5g茯苓10g白术12g防风10g白芷10g当归6g陈皮10g炒白芍10g天花粉10g制乳没各4g金银花12g皂角刺12g,7剂。

二诊:年12月17日。药毕腰冷即除。

5.肾着病

初诊:年11月23日。陈某,43岁,患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肌瘤50mm×56mm×46mm)、子宫内膜息肉(7mm×11mm×22mm)、子宫内膜异位症,腰部冷重5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利湿,活血化瘀。

方剂:甘姜苓术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甘草6g干姜5g茯苓10g白术12g桂枝6g丹皮10g桃仁10g白芍10g三棱10g莪术10g血竭4g,7剂。

二诊:年12月2日。药后腰部冷已好转,但仍有重感,右足活动不利,舌脉如上。

治法:温中利湿,活血散结。

方剂:甘姜苓术汤加味。

甘草6g干姜5g茯苓10g白术10g三棱12g莪术12g皂角刺15g石见穿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制乳香4g制没药4g牡蛎20g海藻20g荔枝核10g橘核10g,7剂。

三诊:年12月10日。服药后腰部冷重明显好转,昨负重后症状复发,舌脉如上。

中药守11月23日方加益智仁10g、三棱10g、莪术10g,7剂。

药毕,腰部冷重已除,再用上方加减治疗子宫肌瘤。

此方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尤在泾称肾着病之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可见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是一张暖脾胃,除寒湿的方剂。

案1为带下,其特征为带多如水,色微黄,性冷淡,舌红、苔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此案为脾肾阳虚,水湿下流,夹有湿热所致,而阳虚与湿热比较,则以阳虚为尤,故用甘姜苓术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温补脾肾,清热燥湿,加白芷、防风升阳燥湿,加半夏化胃中痰湿,以肃带之上源。带下除后,再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肾气丸健脾清热,益肾阳,巩固疗效。

案2为妊娠恶阻,症见恶心多涎,泛酸,小腹隐痛,舌稍红,苔薄腻,脉细。先以桂枝汤加半夏、陈皮、煅瓦楞子以温中和胃降逆,治而无功,易桂枝汤为甘姜苓术汤,一诊知,二诊愈。究其原因,甘姜苓术汤更适合于脾胃偏虚者,两方虽皆为温中,亦不可同日而语。

案3妊娠“卧地而睡”,有违《素问·藏气法时论》“湿地濡衣”之禁,而出现《素问·逆调论》所描述的“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其症与肾着病极为相似,缘由得之寒湿之邪,故亦用甘姜苓术汤合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以调和营卫,散寒利湿而愈。

案4为排卵期后腰部寒冷,属于《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腰足清”者。此为宿有湿热之邪,又为寒湿所侵,故用甘姜苓术汤除寒湿以治其标,用仙方活命饮清理湿热以治其本,标本同治,而不掣肘。

案5为肾着病,虽该病为内科疾病,也经常与妇科其他疾病同时存在,如下焦寒湿引起的不孕、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好同时兼顾,不要偏废,以免顾此失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zd/6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