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
看病有了一套程序:
验血+拍片+输液
不管大病小病,感个冒,发个烧,拉个肚子,肿么办?——挂水!
医生都觉得没必要,但病人总觉得吃药好起来不够快,肿么办?——挂水!
明明没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想“挂点水补补”,肿么办?——还是挂水!
但是从6月日起
湘西州已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医院将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
为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湘西州卫生计生委要求全州各医疗卫生机构,从年6月日起,湘西州将全面取消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除儿科门诊)门诊输液,到年底,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静脉输液比例降至40%以下,以后年度逐年下调比例。
也就是说
.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
2.今后不仅是抗生素,医院也不允许其他药品进行门诊输液。
为什么要停止门诊输液?
静脉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
相当于做了一次小手术
科学研究表明,任何质量好的输液剂都不能达到“零微粒”,微粒残留在血管和组织里,会对身体产生潜在性伤害甚至诱发疾病。尤其是输液过多往往伴生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长此以往,将导致最后无药可用的严重后果。
不合理的输液有什么危害
一、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发生率要远高于口服药的不良反应。
二、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静脉通道打开后,各种细菌病*可能由此入侵。
三、输液时往往会在液体里加几味药,这几味药要是配伍不当,对于病患来说也会有危险。
四、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医药费用支出增加。
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其实是叫停输液的一个重要原因!
滥用抗生素当心将来无药可救
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门诊输液率高达60%至70%,人均抗生素使用量是国际水平的0倍左右,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带有抗生素的药物。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感染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这35种病不需要输液
小编帮大家找到了这份不需要输液的清单
是由国家卫计委整理的
大家快收藏起来吧!
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0慢性浅表性胃炎
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轻度结肠炎
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7急性膀胱炎
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0慢性膀胱炎
慢性前列腺炎
2前列腺增生
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4精囊炎
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输液大概是治疗“小病”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了
但业内有句话叫“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虽不是00%正确
但输液确实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
大家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啊!
来源: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