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快报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诊断大全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妇女多见。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很常见的类型的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样息肉和恶性息肉(癌或肉瘤)。较小的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有的露出宫颈外的息肉在房事后流血就诊被发现。对蒂较长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用激光手术切除,对同时发现的较小的息肉一并处理。子宫息肉是腔内镜下激光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子宫内膜息肉为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致,息肉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借助细长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近几年兴起的阴道超声是诊断内膜息肉的无创、简捷有效的检查方法。

  

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时,一般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发现病变后临床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并取样送病理检查。

  

病因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引起子宫息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宫腔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异物存留。

(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4)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子宫息肉引起不孕的机制如下:

  

(1)息肉充塞宫腔,妨碍精子和孕卵存留和着床。

(2)息肉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

(3)息肉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

(4)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病理

  

大体观察,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灰红色,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小的仅有1-2mm直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

  

镜检: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大体检查时始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后得出诊断。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见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此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子宫内膜息肉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另一类型,即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蒂性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息肉大小和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颈管内息肉可引起颈管扩张并脱出外口。

  

诊断

  

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作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刮,将取出的组织或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鉴别。

  

(1)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史。

(2)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3)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

(4)有病理妊娠史如流产和死胎史。

(5)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1.二维超声表现

  

(1)单发息肉表现为宫腔内不均匀低回声团或增强回声团,呈水滴状,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息肉与正常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见图1、图2、图3。当息肉中间囊性变时,中部可见液性暗区,见图4。

  

图1子宫内膜息肉声像

  

图2子宫内膜息肉声像

  

图3子宫内膜息肉三维成像

图4子宫内膜息肉囊性变

(2)多发内膜息肉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仔细辨认可发现内膜内有不规则团簇状高回声斑,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见图5。

  图5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声像

(3)子宫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楚,无变形,若合并宫腔积液,则形成自然宫腔造影,息肉显示得更清晰,见图6。

  

图6宫腔积液并子宫内膜息肉声像

2.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子宫动脉的血流频谱、子宫肌层血流信号无异常改变,少数病例可在息肉蒂部显示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见图7,并可记录到中等阻力(RI0.40)动脉血流频谱,以及低流速(4-8cm/s)静脉血流频谱。

  

图7宫腔积液并子宫内膜息肉血供

  

子宫内膜息肉的典型超声表现为:

  

子宫内膜内的强回声团,形态规则,呈圆形、椭圆形、乳头状、水滴状或条索状,伴或不伴宫腔积液;CDFI:可见血流信号。

  

但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也可表现不典型,呈低回声、杂乱回声;当息肉中间囊性变时,其内可见液性小暗区。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或回声欠均。

  

宫腔内有实质性强回声光团或充盈缺损,且宫腔形态异常,内膜线不规整,HSG子宫内出现充盈缺损。专家建议应积极而有效地采取治疗,待炎症控制后经宫腔镜或手术切除息肉并同时行诊刮术,组织送检,以排除恶变。

  

息肉恶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必须看到整个息肉的形态;②恶变限于息肉内;③息肉周围的内膜无癌变。应注意与子宫内膜腺癌呈息肉状生长相鉴别。

  

  

1.粘膜下子宫肌瘤:鉴别要点一是肌瘤形状圆,息肉为水滴状;二是肌瘤回声可有衰减,息肉无衰减;三是粘膜下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息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

  

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表现为均匀增厚,双侧内膜对称,宫腔线居中。

  

3.宫内早早孕:内膜息肉内由于局部水肿坏死积液,回声发生改变时,形成类似早期妊娠囊的结构,见图9-2-4,应仔细询问病史加以鉴别。

  

4.子宫内膜癌:鉴别的关键是内膜普遍回声不均,彩超检查对鉴别子宫内膜息肉与内膜癌和内膜息肉恶性变有帮助,可显示癌变内膜及肌层受浸润处有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并可测及异常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低于0.4。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较经腹超声明显提高,虽然还有较大的误诊漏诊率,但目前还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要方法。

最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

有偿征稿,需原创文章,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赞赏

长按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哪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zz/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