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http://m.39.net/pf/a_4325505.html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对十个省市50,名20岁以上的人群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构成重大疾病负担。慢阻肺疾病加重是影响慢阻肺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首次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患者长期预后不佳,3.6年死亡率约50%。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例,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1/3。与慢阻肺重大疾病负担不相符的是我国慢阻肺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均较低下,提高县域医疗机构慢阻肺诊治水平,推广慢阻肺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阻肺筛查的责任机构慢阻肺的筛查主要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肺功能检查为慢阻肺的确诊标准。经过培训后,医务人员可以熟练地使用简易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因此推荐使用肺功能仪作为慢阻肺筛查的工具。
(二)机会性筛查的标准与路径由于慢阻肺的高患病率,我国政府已推荐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但由于我国人口基础大,人口流动性大,因此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普查。但如果能够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肺功能仪,开展机会性筛查,将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慢阻肺筛查率,进而提高慢阻肺诊断率和治疗率。因此我们建议所有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有慢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和35岁以上常规体检的人群,均应进行肺功能筛查。筛查肺功能异常者因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和X线胸片检查(根据当地条件,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如无相应技术设备,可转诊至县级医疗机构),如支气管舒张试验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0.7,且X线胸片除外其他疾病,可确诊慢阻肺,进入规范化管理。
图1机会筛查的路径
(三)高危人群定义、高危人群筛查的标准与路径符合以下任意1条者,即为慢阻肺高危人群:
1.年龄≥35岁;
2.吸烟者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的人群;
3.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人群;
4.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的人群;
5.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居民,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地区;
6.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的工作的人;
7.在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8.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的人群;
9.维生素A缺乏或者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者;
10.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的人群
对于慢阻肺高危人群,均应该进行肺功能筛查,并建立管理档案,将患者基础资料和检
查结果一并录入数据库中统一管理。
图2高危人群筛查的标准与路径
(四)筛查结果的分类标准,及各分类应对的标准与路径肺功能检查主要通过FEV1/FVC(正常值≥0.8)指标来筛查慢阻肺,但确诊慢阻肺需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如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复查肺功能FEV1/FVC<0.7,并除外其他呼吸疾病,可诊断慢阻肺。因此我们推荐对于肺功能筛查FEV1/FVC异常者(FEV1/FVC<0.8),均应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和X线胸片检查,以明确是否符合慢阻肺诊断。对于筛查FEV1/FVC正常者(FEV1/FVC≥0.8),可定期复查肺功能检查。
图3筛查结果分类标准与路径
(五)推荐至县级医疗机构确认的人群标准和管理路径慢阻肺病理改变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在使用肺功能检查确认患者存在气流受限后,尚需进行X线胸片检查,除外其它常见呼吸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癌等。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具备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X线胸片检查的技术和设备,应将患者转诊治县级医疗机构,明确患者是否为慢阻肺疾病。确诊为慢阻肺患者,如为稳定期,则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并转诊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管理。如患者处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则由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急性期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并转诊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管理。
图4推荐至县级医疗机构的标准和管理路径
(六)高危人群的基线数据档案标准对于慢阻肺高危人群,应建立健康档案,存储基线数据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其他健康状况等,便于统一管理调阅。基线数据资料应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出生日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慢阻肺危险因素(吸烟、生物燃料暴露、职业暴露等)、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检查结果(FEV1、FVC、FEV1/FVC)。
(七)慢阻肺筛查质量控制指标为推广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提高慢阻肺的筛查率,建议采用肺功能检查率(=年内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门诊35岁以上常规体检和因慢性呼吸道症状就诊并进行肺功能筛查人数/年内社区卫生医疗机构门诊35岁以上常规体检和因慢性呼吸道症状就诊人数×%)作为慢阻肺筛查的质量控制指标。
另外,为保证肺功能检查操作的质量控制水平,提高肺功能检查结果可靠性,建议每年抽查肺功能质量合格率(=抽查中A级或B级肺功能检查数/抽查肺功能检查总数×%)。(注:肺功能报告根据质量分为A、B、C、D、F五级,其中A、B级为合格,C、D、F级为不合格)。
相关阅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摘自《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试行版)》
医院院长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