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对称性四肢近端和颈肌及咽肌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和病理提示骨骼肌纤维坏变及淋巴细胞浸润特征、同时可伴有血沉增快及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等特点。发病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有关。本病的发病率为(0.1~0.9)/10万。

约半数多发性肌炎患者与HLA-DR3相关。HLA-DR52几乎见于所有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姐弟同患多发性肌炎的家族也不少见,说明遗传因素参与了。外因多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流感病毒A和B、HIV、ECHO、柯萨奇病毒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史,或有恶性肿瘤。有些患者合并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硬皮病等。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与免疫失调有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

1.任何年龄均有发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主要表现四肢近端的肌肉无力,伴或不伴有肌肉疼痛,可以累及颈部肌肉和球部肌肉,表现出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严重的可以累及呼吸肌。

3.常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

4.皮肌炎患者常见皮肤浸润性红斑,以眼睑、颜面、颈肩、前胸、四肢伸面多见,常有Gottron’s征(即手指关节的背面皮肤红斑疹)。

5.儿童皮肌炎可伴有皮下组织钙化。

6.一些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如: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7.中年以上的皮肌炎患者中10%~40%合并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鼻咽癌等。

1.肌肉病理发现肌肉炎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肌纤维变性坏死和再生,伴炎性细胞浸润,皮肌炎患者常有明显的束周萎缩。

2.化验检查发现血清肌酶升高,血沉增快,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指标的异常,其中抗Jo-1抗体和抗Mi抗体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相关较密切。

3.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活动期常有自发电位、动作单位电位时限缩短和波幅降低、多相波增多。

4.皮肤损害表现为眼睑、眶周等处水肿性红斑。

1.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首选治疗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成人常用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5~20mg/d或琥珀酸氢化考的松~mg/d,连续1~2周,也可以用大剂量强的松龙冲击~mg/d,静脉点滴,连续3天,而后改为口服强的松80~mg,连续2~4周,待病情部分缓解后,逐渐减量,对于慢性迁延患者可用低剂量激素维持。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应当注意补钾、补钙,注意监测高血糖、高血压、胃溃疡、结核或其他细菌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2.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可以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孢菌素A。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当注意监测血象、肝肾功能、感染、膀胱出血等。

3.有条件的患者可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日0.4g/kg,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1.健康史:有无发热或病毒感染史。

2.症状:

(1)肌肉无力:首发症状为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上楼、起蹲困难,双上肢举高困难,梳头困难等;颈肌无力出现抬头困难;咽喉肌无力表现为吞咽、构音困难;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胸闷气短。

(2)皮肤损害:皮疹多先于或与肌肉无力同时出现,少数患者皮疹在肌无力后发生。其他皮肤损害还包括光敏性皮疹、面部蝶形红斑等。

(3)其他表现:消化道受累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心脏受累出现晕厥、心律失常、心衰。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和红细胞。

3.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尤其是呼吸、血氧。

(2)肢体无力:肌力分级及有无肌力下降,有无肢体移动障碍,有无关节肌肉疼痛,有无肌肉萎缩。

(3)皮疹:典型的皮疹为眶周和上下眼睑水肿型淡紫色斑和Gottron征。

(4)呼吸及吞咽困难:有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有无饮水呛咳。

(5)其他:有无恶心、呕吐、腹痛、晕厥、心律失常、心衰、血尿、蛋白尿。

4.心理状况:

(1)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

(2)疾病对生活、工作有无影响。

1.有受伤的危险与肌无力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使用激素有关。

3.焦虑与病程长,恢复慢有关。

(一)一般护理

1.环境与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病房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急性期患者宜卧床休息,预防跌倒及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病情缓解后增加活动量,锻炼肌力。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有吞咽障碍者根据医嘱放置胃管,给予患者鼻饲胃肠营养,以保证营养供应,促进疾病康复。

3.皮肤护理:患者急性期卧床期间,注意适当被动活动,保持肢体良肢位摆放,预防肌肉挛缩,为后期康复做好基础,并应预防肺炎及压疮的发生。对有皮疹的患者,应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化妆品及避免强烈太阳光照射。

4.鼻饲护理:鼻饲前将床头抬高30°;每次鼻饲前应回抽胃液,观察有无胃潴留、胃液颜色,并观察胃管有无脱出;鼻饲液的温度不宜过热,在38~40°;每次鼻饲量不宜过多,在~ml;速度不宜过快,15~20分钟,以防止呃逆;鼻饲后,注入20ml温开水,清洗胃管。

5.肠道护理: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应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可做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使患者保持排便通畅。

6.生活护理:患者四肢瘫痪,气管切开不能讲话。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各项要求,做好患者的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护理。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因四肢瘫痪,躯干、肋间肌和膈肌麻痹而至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因此,应重点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呼吸肌群无力、呼吸困难、咳痰无力、烦躁不安及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应及时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2.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如心、肾、消化道等器官受累的表现,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三)用药护理

1.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患者注意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注意观察药物有无外渗,初次使用第一瓶滴速慢于正常输液速度,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等不适反应,无不适输液速度调至正常。

2.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及时有效遵医嘱给予处理。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血糖变化。保护胃黏膜,避免进食坚硬、有刺激的食物。

3.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嘱患者预防感染,限制探视,并定期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四)心理护理

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介绍有关疾病知识,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减轻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促进疾病康复。

(五)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指导患者坚持每日定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定期复查。

3.嘱患者预防感染。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PumchNeurology”

欢迎







































鑻竵閰告爱鑺?
鍗楀畞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bx/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