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颈后部的神经血管结构

A、神经:第1~4颈神经的后支

1.C1后支(枕下神经)

a.没有皮肤感觉纤维;此神经上很难找到神经节

b.在寰椎和枕骨之间发自脊髄,在椎动脉和寰椎后弓之间向后走行,随即分支支配枕下肌和头半棘肌

2.C2后支

a.与其他脊神经一样,具有感觉和运动纤维

b.分为外侧支和内侧支

i.外侧支支配部分颈肌

ii.内侧支枕大神经,在头下斜肌下方向上走行经枕下三角肌表面,作为感觉神经在头后部分支,分布到头皮至头顶

3.C3和C4后支

a.位于颈半棘肌和颈长肌之间

b.外侧支支配此区除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外的所有肌

c.内侧支分布到颈后区皮肤

d.C3分布到头皮的神经称为第3枕神经

B.动脉

1.无躯干体壁的节段性分布特点

2.发自椎动脉和颈深动脉,此外,枕动脉、颈横动脉、颈升动脉的分支到颈肌和此区的皮肤

3.椎动脉

a.锁骨下动脉的第1分支;进入C6横突孔;向上穿过其余横突孔

b.在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内行向内侧,穿寰枕后膜、硬脑膜和蛛网膜,进人蛛网膜下隙

c.经枕骨大孔人颅

d.两侧椎动脉在枕骨斜坡处的脑桥后缘合成基底动脉

e.颅外的分支

i.脊髓支:经椎间孔分布到脊神经和神经节

ii.肌支:分支到颈深肌

iii.近枕骨大孔前后方,发出脑膜支(前支和后支)到烦后窝的硬脑膜和板障

f.颅内分支:(略)

4.颈深动脉

a.锁骨下动脉肋颈干的分支,在C7横突与第1肋颈之间从后方进入头半棘肌,在颈半棘肌外侧,头最长肌内侧,与枕动脉降支吻合

b.营养颈后部肌,也发出脊髓支进人椎管

5.枕动脉

a.起于颈前部的颈外动脉,向后上方走行

b.在舌下神经上方发支到胸锁乳突肌

c.经颞骨乳突深面的动脉沟,发乳突支到颅后窝的硬脑膜和板障,并发出耳支到耳郭的后面

d.在头上斜肌和头夹肌之间继续上行,贴近颅骨

e.在头半棘肌和斜方肌的浅面,或者在头后表面穿出并分支,与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的分支相吻合

f.头皮主要的血供来源

g.降支跨过头下斜肌与颈深动脉吻合

C.静脉

1.一般形成静脉丛,称为枕下丛,是分布于脊柱全长的椎静脉丛的上界。

2.分支借导静脉和髁管与颅内硬脑膜静脉窦形成重要交通。

3.椎静脉起于椎静脉丛,相互交通的静脉丛与椎动脉伴行,接收椎管内发出的各节段的椎间属支,从C6横突孔穿出与颈深静脉汇合后汇入头臂静脉。

4.来自项部的血液通过浅静脉汇入颈外静脉,通过椎静脉和颈深静脉(引流后外侧椎静脉丛)汇入头臂静脉;两者均与枕静脉和枕下丛相吻合

临床思考

A、颈椎“挥鞭伤”

1.颈椎被动后伸后前屈造成。

2.常无永久性的颈椎结构移位,但是肌肉和韧带损伤往往伴随炎症和肌肉痉挛。

3.发生于快速减速过程中(如汽车撞到树时),司机的头颈部突然向前,然后剧烈后伸。

4.一般治疗包括局部固定和休息。

B、颈髓损伤

1.颈部骨折,尤其是挥鞭动作导致的骨折常见于机动车车祸,特别容易造成死亡。

2.在臂丛神经起点平面以上的颈髓损伤可以导致四肢瘫痪。

3.不伴有神经根受压的颈髓受压很少发生。

4.寰椎横韧带保护和固定齿突,防止脊髓受压;上吊时该轫带撕裂,脊髓会被压碎导致死亡。

C、颈椎病:颈椎的退行性变、关节炎等可能会导致颈髓、颈神经和(或)椎动脉受压

D.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局部疼痛、神经末梢麻木、肌无力与萎缩,突出的

颈椎间盘引起反射的改变,神经根的受累与特定的椎间盘相关,但是一般影响椎间盘下的神经根(如C4~C5椎间盘通常压迫C5神经)

E.颈神经根综合征:描述颈神经根在分为前后支之前在椎间孔内或附近受刺激

或受压后产生的体征和症状

1.引起颈神经根刺激的诱因包括创伤性受压后的椎间神经根肿胀、先天崎形、炎症后粘连和风湿性关节炎。

2.持续的颈神经根刺激可能会产生颈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射性刺激,引发各种症状(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失去平衡感、头疼、手指肿胀及僵硬、肌腱炎和晶状体炎)。

3.原因:非创伤性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交通事故中的颈部扭伤,对抗性运动中的颈部损伤,睡眠或麻醉中的颈部扭伤和某些位置异常情况(出血、水肿、局部炎症也会加重神经根受压)。

4.后方半脱位:颈椎过伸引起的颈椎不完全脱位,由于椎间孔径前方变窄而引起神经根受压;颈部前屈时椎间孔变大,则不会引起神经受压。

F、枕骨下穿刺术

1.穿刺针从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经寰枕后膜(有明显的阻力感)、硬脑膜、蛛网膜进人蛛网膜下隙,此处扩大形成小脑延髄池。

2.可以引流脑脊液或者给脑室系统注人空气(通过第四脑室口)。

3.穿刺时要尽量靠近正中面,以避免损伤椎动脉。

G.颈椎的运动

1.颈椎和寰枕关节的完全屈曲应使闭口的下颌近胸部;完全后伸时能够触到检查者放在后枕部与C7之间的手指,而不包绕它。

2.头颈部的侧弯,保持肩部固定,耳靠近肩才能达到左右侧的最大运动范围,略小于90°(注意:侧弯往往伴随部分旋转)。

3.肩部固定,头颈部的旋转通常可以使下颌与肩平行(2/3的运动发生在寰枕关节)。

4.头颈部的后伸和旋转压迫椎间孔,可引起或加重相应椎间孔神经受压的症状。

H.椎动脉的损伤或堵塞

1.如果椎动脉损伤,必须要结扎受伤部分的近端或远端,因为左、右椎动脉在颅内外均有交通(基底动脉、脊髓动脉)。

2.可能会引起脑于缺血,大部分情况下,恢复后不会引起神经性后遗症,但是一小部分病例会发生脑干共济失调和不对称的牵张反射;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但是也可见于年轻患者。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jingyana.com/gybx/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