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大敦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行间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太白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太溪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里内庭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艾灸方法: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或艾绒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以上,用艾条熏烤。也可以用足底随身灸,或艾灸足底专业的就更方便了。让局部有温热感但又不至于太烫,直至皮肤出现红润为止。开始每次10分钟,以后0–30分钟。一天一次。
护脚5秘方,多活30年
1、高抬贵脚——血液回流——解疲劳
每天将双脚跷起-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很多部队行军后都用此法迅速消除疲劳,此外平时多抬脚也有好处。
、倒着走路——护脚跟——祛瘀止痛
很多人都会脚跟疼的现象,中医认为是肝肾亏虚导致的,不妨练习练习倒着走,是保养脚后跟很好的方法。
倒走时,因为是足跟着地,所以能够刺激足少阴肾经,有益气补肾、祛瘀止痛之功效。同时倒走可以使跟腱及腓肠肌达到锻炼,从而改善跟腱周围炎引起的足跟痛。
3、艾绒泡脚—舒筋骨—通经络—改善睡眠
所谓“春天足浴可升阳固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泡脚则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做的事情,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甚至可能起到改善心脏供血的作用。
如果奔波了一天,感到脚部特别疲惫和酸痛,可以将粗盐调进热水给自己做个"足浴",10-15分钟就行,能舒缓脚部的不适感,促进脚踝和小腿的血液循环,舒展筋骨,改善下肢的僵硬感。
3、按摩脚底——60多个穴位——祛病保健
人体脚步有60多个穴位,因此可常按摩双脚。可以用双手搓脚,如将两手掌搓热之后用两手掌轮流搓两脚的脚心,直到搓红发热为止。这对全身都是一个大保健,可以祛病保健。
另外,泡完脚之后,可以自己做个自助式脚底按摩,再用双手的大拇指交错按捏足弓的部位。
4、买大点鞋——解放双脚——不变形
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就是穿错了鞋。
一双适合中年人穿着的鞋首先鞋的长度要比脚长约1~厘米(大概1码多),因为人每走一步,脚都会向前移动0.6厘米,只有这样趾头才有足够的空间。中年人的脚本来就容易疲劳,如果让脚尖空间有狭小感,则更会疲劳。
此外,鞋宽度也要合适,鞋底要软和,站立时趾间才不会相互挤压引起不适。鞋的形状也要与脚形相吻合,最好穿前面比较宽松、后跟稍窄的低跟鞋。
人到中年以后,就不要穿尖头鞋和厚底隐形增高鞋了,会使脚趾受压,令人头部及胸部的器官反射区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五官及颈部的病变。
买鞋时间最好在晚上或下午,因为那时脚是最大的。
一些老人以为自己长期穿着的那双鞋就是与脚磨合的最好的,最舒适的鞋,其实只有轮换着穿鞋,你的脚才能舒服。即使不跑步的人,平时也要勤换鞋。
护好脚,可以让你多活十年!
这些秘诀别私存,赶紧给大家都看看吧!
本期编辑:艾灸君苏三
⊙版权声明:本文为《艾灸祛百病》()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下面好文章:
刮痧治壮汉,艾灸补虚人!你选对了吗?
胃病治疗上万元,抵不过艾灸小半年!得了胃病,不灸真可惜~
艾灸为什么可以治疗妇科病?答案惊人......
艾灸出大汗,排出的竟是脏腑、血液和细胞里的浊水!
肩颈常疏通,等堵了再做就晚了!
每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
人体的衰老死亡,就是经络不断堵塞的过程,看完吓一跳!
晚上在床上,做这些姿势,让你肾气凌人!(职业医师,亲身示范)
岁老中医,每天晚上做这些姿势,从来不生病!(职业医师,亲身示范)
脑不萎缩,80不痴呆、竟然这么简单……为了家人健康,赶紧看看!